(资料图)
3月31日,备受瞩目的晨星(中国)2023年度基金奖隆重揭晓,5只基金成功揽奖。其中,工银瑞信基金独占两席,工银瑞信纯债债券荣获“2023年度纯债型基金奖”,工银瑞信创新动力(行情300152,诊股)股票荣获“2023年度股票型基金奖”。值得关注的是,工银瑞信旗下工银双利债券基金亦在本届评选中获得了“2023年度积极债券型基金提名奖”,工银瑞信成为本年度晨星奖的最大赢家,充分彰显公司股债均衡、全面优胜的主动投资实力。
作为在全球享有多年盛誉的基金评级权威机构,Morningstar晨星以评选专业严苛和奖项数量稀缺著称,素有基金界“奥斯卡”之称。国际知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比尔·格罗斯、比尔·米勒、大卫·赫罗、丹尼尔·法斯等都曾是晨星奖获得者。在中国,晨星奖多年来始终坚持统一严格的方法论,参与年度基金奖评选的基金,必须在当年度具有良好的回报,并且长期业绩表现突出、与持有人的利益保持一致。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结合深度的定性评估,选出年度基金奖最终得主,且每类产品获奖者均只有一名,可谓“惜奖如金”。据此前3月2日晨星(中国)公布的2023年度基金奖提名榜单,全市场5类基金中总计13只产品入围。这13只产品中最终哪5只能够在同类产品中拔得头筹,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从本次最终揽获年度大奖的5只产品来看,晨星奖的考察不仅对基金产品当年度的总回报率、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和基金经理任职稳定进行评价,同时基金最近三年甚至更长期间的业绩表现稳定性、波动幅度和下行风险、基金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投资流程与组合的一致性以及合规情况,也是奖项评定的重要考察方面。以工银瑞信基金此次获奖及入围的产品为例,均是兼顾业绩持续性及稳健性的长跑型产品。
如工银纯债债券是工银瑞信旗下运作已近9年的绩优长跑基金,以优异的长期业绩和较佳的回撤控制,成为固收领域纯债型基金中备受青睐的“精品”。继摘得晨星“2022年度纯债型基金”提名奖后,今年工银纯债债券又成功问鼎“2023年度纯债型基金奖”,体现出良好的业绩持续稳定性。该基金最近五年一直由固收强将谷衡和张略钊共同管理,以信用债配置为主,结合利率债的中长期波段操作,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工银纯债债券A累计回报率51.71%,跑赢业绩基准6.44%,在债市起伏中,除2017年外,其他年份均实现正回报。近二年、三年均位居晨星同类前5%,近五年排名同类前十,获得晨星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级。
荣获“股票型基金奖”的工银创新动力股票则是此类基金中以稳健风格见长的“优品”。作为股票型基金,要在行情跌宕起伏、风格快速变换的市场中实现稳健表现,需基金经理有很强的主动选股能力和敏锐的回撤控制能力。晨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工银创新动力在权益强将杨鑫鑫管理期间,以慢打快、以稳取胜,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优秀成绩,近3年年化收益达到13.91%,近三年、近五年业绩均居同类前五,获得晨星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级。工银创新动力在近几年的震荡行情中表现出极佳的风控能力,据晨星数据,其近3年最大回撤为13.44%,在股票型基金中可谓凤毛麟角。此外,杨鑫鑫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工银精选平衡混合同样以稳健的表现位居同类前列,截至2022年末,工银精选平衡混合近一年、近两年排名晨星同类前10%,近三年排名同类前1/8。
而本次获“积极债券型基金”提名奖的工银双利债券,同样是晨星奖的“常客”,已累计四次获得提名,并曾于2014年、2019年两度摘奖。作为市场上“固收+”长跑经典之作,该基金目前由固收名将欧阳凯携新锐基金经理徐博文、李昱联合管理,在稳健与进取之间诠释股债“双利”,用细水长流演绎优秀回报。截至2022年末,定期报告显示,工银双利债券A自2010年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127.25%,超额收益率高达62.47%。难能可贵的是,在不同的统计阶段中,工银双利债券A均表现出良好的业绩持续性,其近五年、近七年、近十年业绩均居晨星同类前1/5,近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均位居银河同类前十,是市场上口碑持久的“固收+”精品。
作为国内首家商业银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2005年成立至今,不断深耕内功,着力打造行业领先的平台型基金公司,形成了“投研平台化”、“投研一体化”、“人才梯队完善”的平台优势,不断为产品组合投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持久支撑。凭借多年的平台实力积淀,工银瑞信赢得了行业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根据晨星(中国)统计数据,在过往20届评选中(含本届),工银瑞信成立17年来,累计12次入围提名,入围次数在全市场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六,旗下产品入围率在全市场基金公司中位列第十。在最新出炉的2023年度评选中,工银瑞信更是力拔头筹,不仅在13只提名基金中入围三席,同时在5只获奖基金中独占两席,成为本年度获奖与入围最多的基金公司。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