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关闭
(相关资料图)
6月30日,“网信湛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湛江两男子发布不实信息制造恐慌,均被行政拘留》。文章提到,近日,湛江公安陆续公布了湛江网安部门查处的10起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眼下,不时出现的网络谣言令人深恶痛绝。毫无来由的一段话、一张截图、一个视频,配之以夸张的描述、耸动的标题,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流量,引发大量关注。一段时间后事实真相浮出水面,出现“反转”,但想要消除不实信息已经造成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一定达到预期。
从6月30日“网信湛江”公众号发布的两则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中,我们能看清造谣者的心态与“套路”——4月21日,陈某(男,34岁)为博取关注吸引流量,在抖音平台编造发布“在湛江闹市淋汽油自焚”的虚假视频信息,造成部分市民恐慌;符某某(男,26岁)为湛江一名房产销售中介,为吸引眼球、制造话题,于5月17日9时许在微信群发布“湛江某某小区3栋17楼碎尸,放在冰箱里哦”的信息,企图引起关注、提升人气。公安机关依法对陈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符某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
上述两个典型案例成为当下网络谣言趋势的一个缩影——社交平台正逐渐成为网络谣言的“培养皿”,谣言通过聊天群、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等扩散,其中聊天群和朋友圈为传播主要渠道。由于“强关系”社交圈具有私密性、封闭性、集聚性等特点,熟人关系链传播的私密性,使得信息生产、转发的过程难以被追踪,同时谣言可信度和转发量大大增加,进而实现跨群、跨平台传播。此外,造谣者热衷于采用短视频造谣,短视频的在场感增加了谣言的欺骗性,常常误导公众信以为真。
而从造谣者的心态与动机来看,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知道的“内幕”更多,不惜捕风捉影、添油加醋,故意混淆时间地点、故事主体人物,只为让谣言有更大的传播力。更有甚者,凭借“脑补”杜撰,凭空捏造“小作文”,肆意编造影响社会治理和谐稳定的不良信息,目的是“博取关注”“吸引流量”,满足自己被关注的虚荣心同时,赚取平台补贴、增加广告收入,甚至带货牟利。
推动网络辟谣、治理谣言乱象、净化网络生态,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要重拳出击,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对于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对于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非法牟利的“网络水军”,对于网络谣言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和违法违规网络账号,要发现一个依法严厉打击一个,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让造谣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另一方面,是要用真相粉碎谣言,以共治破除谣言,进一步加强辟谣联动机制建设。尤其是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好其权威性、公信力,敢于“亮剑”,及时给谣言撒上“显影剂”、贴上“识别码”,最大限度挤压网络谣言生存空间,让网络谣言无处遁形。
网络时代,每个普通网民都是信息传播的节点。我们也应该努力从自身做起,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疑似谣言,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共同维护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