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的投资简史:
2003年之前,在工作之余,我摸索过各种发财致富的方法,梦想快速实现财务自由之路,开发过足彩压缩软件,商业化过将神传说(自己开发的对弈引擎,北京首届人工智能大赛五强,作为机器方代表参加了与人类大师的人机大战),国内虽然下载量数十万,但那个时代,国内大部分都习惯用盗版破解版,而且每天还要在email收件箱给他们回复几大屏的使用咨询问题,反倒是国外用户,虽然量不大,但人人都注册成为正版用户。所以发现这些只能作为业余爱好,终究不是长久之道。我寻寻觅觅,读了很多书,直到遇到那本《每个人都能富有》,封面就是黄金的颜色,震撼于里面的精彩故事,被投资这个游戏深深吸引(实践证明,投资这个游戏不仅能带来物质的财富,还能带来精神的自由。),于是立志此生也要走这条漫长的投资之路。于是废寝忘食开启海量阅读国内外投资书籍之旅,为进入投资做准备。(《编程浪子:价投码农》)
2003年,进入投资的世界,正式开启投资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03~2005年,研究思考世界各种投资理念,实战评估各种有效投资方法策略,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个完整的多策略稳健投资系统,一个可以随着时代变化,有自我迭代更新机制的动态系统。
2006年,完成了自己完整的投资理念和策略系统的创立,是为中道投资。
2009年,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投资系统完全成熟。
2012年,开博公开分享投资。
一晃眼从2012年开博发第一篇文分享投资已经十多年了,最开始我写这些文章的初衷其实只是简单的为了整理记录自己的思维,每天都在不停的思考投资,怕脑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再不系统记录有的东西就容易变为杂乱无章的垃圾,所以只是打算像霍华德那样做一个投资备忘录记录一下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感想和日常投资过程。后来没想到来读博文聚集的小伙伴越来越多,而且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在越来越多热情诚挚的互动交流中,除了从交流本身获得的收获就很大之外,也给了我极大的兴趣和动力,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和自我价值对社会有贡献时的那种精神满足。开博不久又受到雪球邀请,把每次发的博文自动同步到雪球,再后来又开了**号。分享的快乐犹如投资大餐之后的甜点,锦上添花,让投资变得更加惬意。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除了投资感想,逐渐把我的整个投资体系除了期货以外的部分都慢慢完整系统地呈现出来,包括我的投资工具箱里十八般兵器都一一拖了出来,而我的投资拼图系列文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这个系列文章目前一共发了17篇,涉及了一个完整投资系统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我投资的一些核心思想和策略基本都体现在里面,所以每篇我自己都是十分珍视的,发一篇少一篇。上次发17篇的时候,临点击发送前最后一刻,在选择文章发送设置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要不这篇设置为付费的,说不定让小伙伴们印象更深刻,本来打算挂几天就改为免费的一样不影响后面的人。但后来一忙就把这事忘了,直到前几天有小伙伴发来悄悄话,说他怎么都买不了微豆,想看那篇付费文章,我才想起来还没改免费,上去发现直接还改不了,咨询了客服,说不能直接改,只得专门重发一遍了,就是本篇,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不设置付费阅读了。
本来我感觉这么多年该发的内容也发得差不多了,近几年发文也发得少了,似乎有点疲劳,但分享少了,当然从分享中得到的快乐也少了。但这次发拼图系列十七,在设成付费的情况下,没想到小伙伴们还是这样热烈,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又感受到了久违的那种高浓度的快乐和价值,小伙伴的认可和支持,也大大激发了我的分享发文的兴趣热情和动力,所以近期发文频度有所回升。所以我打算以后也这样搞,每隔一段时间设置一篇付费的,内容不一定多好,遇到哪篇设置哪篇,随机设置,反正挂几天再把它重新免费发出来,不超过一周吧,下次设个闹钟免得像这次这样忘了,这样也不影响不想付费的小伙伴免费阅读,只是晚几天罢了,但这样有助于持续分享的兴趣和热情,我想这不失为人为创造一个纯分享的**号能长期持续下去的正确方式。我崇尚自由,我比较喜欢那种顺其自然,率性而为,发文也是,性情所致,在热情和兴趣充足的情况下自然能发出有价值的内容,对于打赏付费之类,也请小伙伴们随意,千万不要有负担,来看文章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经常留言交流就更好,有时有价值对你有帮助最好,偶尔没有帮助不要产生负面影响就行,总之我尽力分享价值,你随心阅读支持,缘起则聚,缘尽则散,获得快乐最重要。
【正文】
从12年开博以来,过去这十年,我的投资拼图已陆陆续续发了十六块,里面有很多是来自我投资工具箱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今天这篇是第十七块拼图,是我珍藏于箱底的顶级工具,当然可实践性可操作性更不例外,投资生涯20年我也用它实践完成了不少投资案例,其中很多案例甚至堪称完美经典,所以这方法是经过充分实践检验的,并不是纸上谈兵大法。
(人们常说太过于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不会去被珍惜和重视,因为感觉它很廉价,虽然我这块拼图不见得多珍贵,但也算是敝帚自珍,所以这篇我不打算免费直接分享,需要付豆阅读,也算是对她一个珍视,望小伙伴们理解,按需自便,当然进去的小伙伴也不要有什么太高的期望^_^)
闲话少叙,今天直接上这翻倍大法:
第一步,先找到一家有信心①未来3年股息率+增长率确定达到12%(比如3%的股息和9%的增长,或5%的股息+7%的增长,只要加起来达到12%就行,股息率是以买入时的计算为准)②未来10年仍可以稳健增长(预期派息可以稳定持续,增长可以不高,比如0%~10%都可以,当然越高越好,超过10%就捡到宝了),③未来30年仍能存续经营持续赚钱的稳健性公司。
当然这样的公司不会很多,但还是能找到一些,细心观察甚至可以发现数量十分可观,很多品牌消费,R15老油条,国计民生政策垄断性优秀公司等等都可以满足要求。当然能符合顶级三高一低+龙一(高品牌、高增长、高ROE,低负债+行业第一龙头)的标准则更好,但全部能满足的是很少的,只有那些顶级R15可以,大部分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但往往也够了。三高一低的选择标准如下,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写文详细介绍:
第二步,耐心等待一个低于估值中枢一定幅度的价格买入,比如平均估值减去一个标准差的价格,根据数学基本原理,一个正态分布的数据,其中68%的数值将落在平均期望正负一个标准差范围内,也就是还有32%的机会或者说时间是在这个范围之外,虽然一家公开市场交易的公司交易价格也许不是完全的正态分布,但也不会相差太多,所以我们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说根本不缺,毕竟有三分之一在区间之外,只要稍微有点耐心,一定等到这些区域,而且时间一般都不会太久。
第三步,买入后我们一直持有不动,大约两三年时间之内,对应的,我们等待一个高于估值中枢一定幅度的价格卖出,比如平均估值之上一个标准差的价格。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两个标准差的估值变化收益。根据经验,基本上很多价格正常波动的公司这两个标准相差幅度一般都在50%以上。当然也有更低的,比如有的波动率很低的大盘蓝筹也许只有30%,但平均起来50%都还是一个偏保守的数值,更多的是超过50%~100%。
就是这简单三步,三年之后,通过第一步我们大约可以获得36%~40%的基础收益(当全部分红利润0增长,收到的股息现金放枕头下不投资最低是36%,再投资或分红不高可达40%),这是业绩驱动力带来的。另外加上两个标准差的估值收益50%,这是估值驱动力带来的。这样总收益倍数就是2.04~2.1倍(1.36*1.5~1.4*1.5),完成三年翻倍。
P.S. 实践过程中,业绩(股息+增长)往往可以超过预期的12%,因为毕竟要求不高(时间不长,增长要求也不高)。而价格变化也往往很快,早于3年有时甚至有时只要几个月就快速达到两个标准差的变动,如果时间太短,这时业绩还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基础收益的加持,我们的收益可能只有50%,还达不到翻倍的。这时有两个选择,选择一,如果有新的符合三年翻倍大法的机会,当然可以直接提前卖出投入到新的投资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出现,因为这种方法选择的标的一般都是稳健业绩波动不大的,一般不会暴涨暴跌,所以出现这种快速向上两个标准差时一般市场整体也出现明显上涨,这时就很难找到其他三倍大法下手的机会,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个股自己独立上涨,大盘不大动的--情况,这时就有其他三倍大法的新的选择机会。无论如何,选择一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备选项,如果标的长期质量不高,市场提供机会选择早早获利更是明智的选择,而且毕竟不是每个标的都能最终达到翻倍效果,有的到期也就1.5,也不能算失败,翻倍只是说是一个平均的期望。选择二,如果没有别的更好的机会,这时继续选择持有等待业绩收益加持,这种情况其实最常见,因为这种短期暴涨的情况往往是因为业绩较好,超越预期,那么等待业绩兑现,而收获的估值标准差不仅不会缩小,往往还能进一步扩大,甚至扩大到两个标准差,因为毕竟正负一个标准差只是覆盖68%的范围,正负两个标准差才是能覆盖95%的大部分范围,在这种超越预期的情况下,通过羊群钟摆效应加持,达到平均估值两个标准差之上也是经常发生合情合理的事。这种继续等到3年满期,往往可以达到1.7~2的估值收益,外加更高的业绩加持,那么三年总收益倍数达到3~4倍也是经常发生的事,那就远远超越三年翻倍,这时大盘也往往走出一个大行情了,要等待新的机会还需要时间。所以超出的部分,我们可以用来作为对冲等待下次三年翻倍大法机会的时间成本的储备金。
另外,如前述我们知道期望合理估值正负两个标准差覆盖95%,也就是说还有5%机会等到两个标准差以外的机会,虽然相比一个标准差,这种机会变得少多了,可以说是另一种贪婪,但对于有些极其保守的投资者也可以采纳这种标准,这时获得的收益可能就不是翻倍那么简单了,一旦成功可能成为投资生涯屈指数得着的经典案例,当然估值掉到2个标准差下很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不一般的事件,如果不是因为大盘整体极度低迷,有可能是个股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要防止估值陷阱。当然设定门槛不一定非要1个或2个标准差这种整数,我们根据自己喜好可以取1~2中间任何一个值,比如1.5都是可以的。另外关于计算标准差的时长选择我的经验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可以,也可以这几个时间一起综合考虑,这个可以根据不同标的属性来定,也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总体影响不大。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确定上下买卖标准,比如历史分位法之类,20%~80%(20%买入,80%卖出),30%~70%等等,都是可以的,收益略有不同,和具体标的也有关系,平均起来基本都能达到大法类似效果,只是标准差我认为是比较科学的,他可以自动感知适应不同的市场和标的,取得一个较合适的标准。因为这种方法的标的一般都是能稳健盈利的,所以估值指标一般可以用市盈率,也有少数周期性的优质公司比如万华福耀之类,或者权益投资较多的,比如近期的云南白药,有时市盈率会失真,这时可以选择市净率作为对比标准。
总之,这个大法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稳健可持续成长的标的,关键点是可存续,黄金高质量生命期长,寿命超长,等得起,标的选择好了,第一步成功了,标的对了,我们就成功了90%,第二步等待机会我觉得难度就小得多了--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难度,只需要耐心而已。这样一旦成功买入,退一万步来说,买入之后,一直没有等到1个标准差的卖出机会,靠标的本身的基础收益10%~12%(当然时间太长后面增长有可能变低了会影响基础收益,不过标的选择标准决定还是有很大保障的),也算一个不错的投资,也等得起,更不用说我们是在一个标准差的下边沿买入,就算没有没有上边沿的机会,就是正常合理价格,这几乎是100%经常出现的,所以除了基础收益,也还有额外20~30%的估值收益,至少有额外的收益基本没跑,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是此大法的核心底气,只有小成功和大成功的区别,和失败基本绝缘。
举个例子,我们就不用茅台、片仔癀这种顶级的来举例了,这种只多不少。我们就举一些稍微一般更有代表性的稳健公司,比如伊利股份,我们通过评估假设预期未来三年他能达到9%的增长,未来10年也能稳定派息并有增长(比如3%~6%),未来30年仍能存续,那么当期股息率超过3%时,就能达到第一步的要求,此时会入选等待买入机会。我们又评估其正负一个标准差大约是21~32倍市盈率范围(52%的估值收益空间),那么就等待21倍以下的机会买入,持有两三年,等待32倍以上pe卖出,那么只要业绩满足预期,那么就至少能获得32/21=1.52*1.36=2.07倍收益。
又比如招商银行,我们预期7%的增长,达到5%的股息时满足第一步入选标准(12%的基础收益),标准差范围是7~11倍(57%的估值收益空间),等待7倍以下的机会买入,持有两三年,等待11倍以上的机会卖出,那么只要业绩满足预期,那么就至少能获得11/7=1.57*1.36=2.13倍收益。
类似的,我们还可以多列一些:
贵州茅台,三年增长>10%,股息2%,基础收益>12%,估值标准差范围28~45,变化收益空间60%。
片仔癀,三年增长>12%,股息不限,基础收益>12%,估值标准差范围50~85,变化收益空间70%。
腾讯控股,三年增长>10%,股息2%,基础收益>12%,估值标准差范围18~36,变化收益空间100%。
双汇发展,三年增长5%,股息率>7%入选,基础收益>12%,15~25,变化收益空间66%。
马应龙,三年增长>11%,股息率1%,基础收益>12%,20~30,变化收益空间50%。
同仁堂,三年增长>11%,股息率1%,基础收益>12%,35~50,变化收益空间43%。
兴业银行,三年增长6%,股息率>6%入选,基础收益>12%,5~7,变化收益空间40%。
白云山,三年增长>10%,股息率2%,基础收益>12%,13~20,变化收益空间53%。
长江电力,三年增长6%,股息率>6%入选,基础收益>12%,13~20,变化收益空间53%。
当然这些例子只是为了能更具体形象说明这种方法的思考方式,数据也是大致的,而且数值随着时间也会动态变化,并不说明我认为这些标的就能达到这些要求,更不是说明我推荐这些标的,例子中有高股息低增长的也有高增长低股息的,主要想说明不管是高增长还是高股息的都可能适用这个大法,实际投资因人而异,关键是看那些是你长期有信心的标的,只有信心才能保证你执行合一达到最后成功。
-------------------------------------------------------------
投资有正道,分享投资,分享快乐。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时代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